在《汉书》里提到,樊哙曾在鸿门宴上挺身而出,救了刘邦一命。当时项羽和范增设下了一个致命的陷阱,刘邦的生命危在旦夕。在这紧要关头,只有一名文弱的谋士张良陪在刘邦身边。项羽本已准备下令将刘邦杀死,但樊哙突然出现在宴会门口,张良介绍他是刘邦的随从,项羽于是让樊哙进来。樊哙进门后,毫不畏惧地用刀割猪腿吃了起来,还喝了酒,直言不惧死亡,甚至在范增面前斥责项羽不讲信用。最终,刘邦趁机借故上厕所逃回了霸上,躲过一劫。樊哙因此更加得到刘邦的信任与重用。
刘邦即位后,封樊哙为舞阳侯,虽说在西汉武将中樊哙并不是最为勇猛的,但他却是刘邦最为依赖的武将之一。刘邦在征讨英布时受了箭伤,长期卧病在宫中,无法接见任何人。周勃、陈平等人多次想见他,都被拒绝了。此时,樊哙不顾禁卫的阻拦,闯入了刘邦的寝宫。当时刘邦正舒适地躺在太监腿上,享受着悠闲的时光。樊哙进门后,向刘邦叩拜,表示自己擅闯宫门请罪。刘邦并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随后告诉樊哙:“传话给陈平他们,告诉他们我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不必再为我担心。”樊哙听后,恭敬地离开,并将消息传达给了陈平和周勃。
这两件事足以证明樊哙对刘邦忠诚无比,且为刘邦赴汤蹈火。在整个汉朝建立过程中,樊哙不仅是刘邦的兄弟,更曾多次救过刘邦的命。所以,樊哙始终没有背叛刘邦,始终是刘邦最忠实的支持者。
然而,事情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发生了转折。公元前 202年,燕王卢绾联合匈奴准备反叛,刘邦派樊哙为大将军,负责平定叛乱。但在征途上,樊哙突然被指控与吕后勾结,企图在刘邦去世后,联合吕后一同篡权。刘邦听到消息后,心生疑虑,决定暂时剥夺樊哙的兵权。虽然樊哙过去对刘邦忠心耿耿,但此时刘邦为了打击吕后的势力,决定将樊哙斩首。于是,陈平出谋划策,让周勃接替樊哙的兵权,并命令周勃杀死樊哙。
不过,周勃实在下不去手。陈平于是给他指点,建议周勃先将樊哙囚禁,待事后再做决定。经过一段时间,周勃成功平定了叛乱,并带着被囚禁的樊哙返回长安。途中,突然传来刘邦去世的消息,吕后得知后命令立即释放樊哙。虽然樊哙得到了释放,但这件事却使他对刘邦产生了深深的失望。之后,樊哙虽然恢复了爵位,但他选择隐居,不再参与朝政。
有些人因此认为樊哙是吕后的人,认为他迎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但事实上,樊哙从未真正站在吕后一方。当刘邦和吕后的关系恶化时,樊哙夹在两者之间非常为难。他既要照顾妻子的家族,又不愿背叛曾经的主公刘邦,因此只能保持中立。然而,指责樊哙是吕后的人,显然是不公正的。
樊哙虽然曾在风头最劲的时期选择隐退,但他依然保持了对刘邦的忠诚。直到他病逝前,樊哙依然没有为吕后出力。樊哙死后,吕须的儿子樊伉继承了舞阳侯爵位,逐渐使樊家与吕家产生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而随着周勃平定诸吕、吕须被诛,樊家也彻底卷入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漩涡中。
从樊哙的一生来看,他始终忠于刘家,为刘邦付出了巨大牺牲。虽然最终在吕后掌权时,樊哙未能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他在生前的忠诚始终未曾改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