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四川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蜀风评论 | 文艺之窗 | 公告 | 主题活动 | 志愿服务 | 魅力四川 | 理论创新 | 巴蜀儿女      热线电话:0835-2223652 | 雅安社区
头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bet77365体育在线投注 > 文艺之窗
[原创评论] 拍“全家福”习俗应沿袭下去
发表时间:2018-01-04 11:28:00 | 来源:四川文明网
 

  为迎接新的一年,到中国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成了很多北京市民的选择。2017年12月31日,记者来到中国照相馆王府井店,发现趁着节日前来拍照的人还真不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希望。记者还注意到,“全家福”照片中式风格受追捧。照相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是12月31日一天就有近200个家庭、700人次前来拍照,人数最多的家庭更是一行14人举家来拍。(1月1日《北京晨报》)

  拍“全家福”曾是一种习俗。尤其是在几十年之前,拍“全家福”是许许多多家庭在节日期间的一个经典项目。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过节的时候,特殊的日子,几乎都不忘拍摄一张“全家福”。为了让“全家福”一个都不少,很多人即使工作再忙,只要老人一声召唤,也要千里迢迢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全家福”拍摄,一定会表现出深深的遗憾。

  可以说,“全家福”在那个时代,有着太多美好的期待,谁的家里没有一张“全家福”?谁的手里没有一张“全家福”?从大家庭分散到小家庭,单独过日子的时候,也不忘将大型“全家福”挂在小家庭里最显眼的地方。在贫穷的年代,在科技落后的年代,一张“全家福”就是所有人心灵向往的地方,那张小小的“全家福”里有着美好的回忆,有着幸福的期盼。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科技进步了,我们能够更方便地“留下记忆”了,却忽视了“全家福”这种寄托亲情的传统方式。许多人尽管会年年回家团圆,许多家庭会经常搞家庭聚会,可是,想起来像模像样地拍摄一张“全家福”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曾看到过一则新闻:宁波一位老人去世了,儿子想回忆一下“昔日的幸福”,想找一张“兄弟姐妹围绕父母在一起”的照片看看,结果却发现家里竟然找不到一张“全家福”。没有办法,他邀请兄弟姐妹拍摄了一张“全家福”,将父母的遗像PS上去。技术再先进,PS再逼真,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技术落后的时代,生活贫寒的时代,还不忘要拍摄一张“全家福”。为何技术先进了,手里有钱了,连手机都能拍摄高像素照片了,却翻箱倒柜找不到一张“全家福”了?日子再忙碌,也不该丢失了情怀。在北京市民“全家福”拍摄火热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情怀的回归。拍摄“全家福”成为新习俗,装满的是幸福期待。拍摄“全家福”习俗应该沿袭下去。(郭元鹏)

责任编辑:宋巧雯


主办: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 雅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