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四川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蜀风评论 | 文艺之窗 | 公告 | 主题活动 | 志愿服务 | 魅力四川 | 理论创新 | 巴蜀儿女      热线电话:083-52223652 | 雅安社区
头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bet77365体育在线投注 > 要闻
大熊猫“张想”放归4年 生存状况良好
发表时间:2017-10-09 18:55:00 | 来源:北纬网
 

  

  大熊猫“张想”在野外生活。(受访者供图)

  9月28日,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冶勒自然保护区联合在小相岭山系拖乌山廊道玉儿坪一带成功回捕放归大熊猫“张想”,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兽医体检,确认“张想”身体健康后,9月29日凌晨2时就地将“张想”放归野外。

  2017年4月初,大熊猫放归监测员发现放归大熊猫“张想”经过500多公里长距离移动,从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到达冶勒自然保护区玉儿坪一带活动。该区域属拖乌山廊道的一部分。

  按照大熊猫放归监测计划,经国家林业局同意,5月中旬,省林业厅组织启动大熊猫“张想”回捕行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冶勒自然保护区共同组成放归大熊猫“张想”回捕工作小组,从7月中旬开展相关回捕工作。

  目前,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检查结果显示,“张想”四肢、牙齿、乳腺、生殖器等发育正常,体重达87公斤,符合雌性成体大熊猫各项生理正常指标,表明其已完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进一步证实了拖乌山廊道的存在及其对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拖乌山大熊猫生态廊道连接了灭绝风险极高的两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石灰窑大熊猫局域种群和公益海大熊猫局域种群)。从2013年以来,省林业厅联合石棉县实施了拖乌山大熊猫生态廊道保护和建设,并获得初步成效。大熊猫“张想”的迁徙,证明拖乌山廊道对小相岭山系内部大熊猫局域种群交流的重要性,拖乌山廊道建设有利于大熊猫不同局域种群间的迁徙,促进了局域种群间的交流,有效降低了整个小相岭大熊猫种群的灭绝风险。

  监测队将继续对放归大熊猫“张想”开展持续监测,了解其健康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和当地野生种群大熊猫交流情况。科研部门将根据监测情况不断总结放归成效,为大熊猫野化放归提出科学建议,最终实现大熊猫小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张想”,2011年8月20日出生,全球首只人工繁育母兽带仔野化培训雌性大熊猫。父母均来自邛崃山系的野生大熊猫。2013年11月6日,在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海成功放归,放归时体重40公斤。(张勘 古晓东 记者 黄伟)

责任编辑:宋巧雯


主办: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 雅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