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有效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推动我国网络游戏健康有序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部署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
此次出台的这份《意见》可谓要求严格,部署严密,操作性强,对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对促进我国网络游戏健康发展,必将起到深远影响,不仅彰显出巨大的文化责任,也是对文化纯洁的捍卫。当然,具体而言,落实《意见》中的规定,还需要挥起“三板斧”。
第一斧,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网络游戏的最大市场在青少年,不健康网络游戏的最大受害对象也是青少年。因此,规范网络游戏需要从末端发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约束,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另一方面,家庭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约束,让孩子自觉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游戏。通过这种倒逼,来对不健康网游进行反击和遏制。
第二斧,应该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市场监管。一方面,市场上的网络游戏并非都是不健康的,这就需要对网游市场进行分类监管。对一些传承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游戏,应该给予“扶持式监管”,确保其能生存、能健康运营。对于一些歪曲历史、恶搞英雄,破坏文化纯洁性,损害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于传播正确价值观的网络游戏,应该严厉查处,采取措施加以阻止。同时,应该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对一些低俗营销、误导消费的游戏平台应该进行追责。
第三斧,应该加强对游戏开发与运营企业的整治。不健康网络游戏,归根结底是个别游戏企业的“杰作”。因此,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是治本之举,是源头净化的需要。应该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监管,比如,加强游戏开发项目的审查和审批,对游戏企业实施严格的运行管控,形成长期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游戏开发时刻在监管之下,游戏运行时刻在规范之列。
不健康网络游戏是文化毒瘤,是青少年的精神毒品,严重损害着文化健康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后果严重,性质恶劣,影响深远。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的规范管理,是对文化健康发展的负责,也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责,在规范管理中,应该实施全程管控,抓好网络游戏的生产企业、市场平台和使用对象三方面的监管,这样,才能形成严格和严密的管理机制。(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