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问号举手报告,懂礼貌说声老师好!...”10月9日,记者刚走进位于雨城区中里中学初2017级1班的“智慧课堂教室”,就看到孩子们使用“平板电脑”踊跃地回答老师提问,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开启了中学时光里重要的“智慧课堂第一课”。
这是一次难忘的课程,记者看到课堂上的孩子们勇敢地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伙伴,在这个宽松有爱、多元开放的学习空间,似乎自信、快乐、有尊严的成长梦想已不再是奢望。
雨城区中里中学的学生体验“平板电脑课堂”
“当前推进课堂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运用好信息化技术,为所有学生都提供平等优质的教育环境”,雨城区中里中学校长董剑洪表示:“以往的教室只能在黑板上板书,因此老师的活动区域被限制在三尺讲台,无法与学生形成更深度的互动,而如今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习内容呈现可以‘去中心化’,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成为一名助产士教练,与学生共创学习成果”。
雨城区中里中学学生使用“电子书包”回答问题
据了解,雨城区中里中学“文明校园,智慧课堂”是在雅安市文明办、雅安市教育局指导下,由雨城区中里中学与雅安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合作按1:1.25比例出资开展的公益项目,是以“智慧课堂教室”、“软件素养课程”、“教师培训”、“线上社群”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O2O解决方案,从硬件上提供包括平板电脑、交换式互动系统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软件上提供基于WIFI环境的智慧课堂软件、心理情绪疏导系统、素养教育逐梦课程等产品,协同促进教育公平。该项目选择雨城区中里中学初2017级1班作为试点,经验成熟后将在雅安中小学规模化推广。
面对教育这个话题,雅安市青少年发展中心主任李学军谈到:“作为一名老师,其实我们与中国数千万的家长面对着同样的难题 —— 如今的孩子学习的知识,可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吗?许多学生还没有毕业,有不少的知识就已经过时, 所以带给学生独立思考、多元视角、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才是教育的本义,我们在雅安的乡村学校,和数百名教师们一起面对着‘教育资源匮乏’这个现实的问题,通过提供优质的现代设备、丰富的图书、开放的互联网 ... 拓宽教育内容,变革教育方式,希望可以激发和保护孩子内心驱动力,让他们在10年后,可以用健康的体魄、乐观充盈的心智和终身学习的心态,从容面对充满挑战、不可预知,但注定会不断融合和联结的未来世界,创造更多可能”。